top of page

老人跌倒常见的危险因子有那些?

作家相片: YIDE HIIYIDE HII

(一)社会人口学因子

1.年龄:老人跌倒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2.性别:年老女性跌倒的风险大约是男性的两倍。这可能是因为年老女性留在家中以及做家事的时间比男性多,故在家中跌倒的风险较高。年老女性视野依赖性增加,体能降低,诱发肌力收缩速度减慢。

3.种族:高加索人老人跌倒的盛行率比蒙古种人高。非洲裔美国人跌倒的风险较白人低 23%。跌倒风险的种族差异可能与文化或健康状态的不同有关。

4.独居:独居老人跌倒的风险较高乃是因为其中大部分是年老女性。

5.住于机构:住于机构的老人跌倒的风险较高,亦较常跌伤或发生骨折,其平均发生率约每年每床1.5 次跌倒, 大约是社区老人的三倍,而住医院的老人跌倒的风险则介于住于机构的老人与社区老人之间。

6.其他如有跌倒史,缺乏运动,日常生活活动功能(ADL)或/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功能(IADL)失能,自评健康不佳,害怕跌倒等也是跌倒之危险因子。

(二)身心功能、疾病与用药

1.移动能力:步态与平衡 是老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子, 通常呈现在步态速度、变异性、步宽、移动障碍及躯干定位错误。

2.疾病: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巴金森氏症、慢性呼吸性疾病及大小便失禁等均为已知老人跌倒重要危险因子。视力不良与老人重覆跌倒有关且与跌倒风险呈剂量相关。除了视力之外,其他如视野减少、对比敏感度受损及白内障等均与跌倒风险有关。双眼视力、视深感觉及对比敏感度对于防跌所需之步态平稳及物体辨认非常重要。

3.药物:研究发现一些药物可导致老人的跌伤风险增加:例如抗精神病药物; 胰岛素; 麻醉止痛药、抗痉剂、抗忧郁剂; 抗精神病药物、抗焦虑药/镇定剂。使用多种药物可能增加副作用例如平衡失控或晕眩等。

4.生理失调及心智状况等;例如姿势性低血压和跌倒的关系可能由于自主神经失调、药物、体液流失或长期不动所致。有失智或忧郁症状者较易忽视环境中之危害而增加跌倒之风险。忧郁症状者跌倒风险较非忧郁症状者增加。

(三)环境因子

1.户外环境:寒冷或酷寒的天气、地面不平或照明不 足会增加跌倒风险。

2.居家环境:居家环境之潜在危害包括:照明不足; 墙壁亮度不够; 地板潮湿、脏乱、太滑;地毯太小、磨损、未固定好;走道堆放杂物; 阶梯无栏杆, 踏板模损、不平、粗糙。建筑设计忽略老人需求,可能危及老人安全。

(四)行为与环境互动:不安全的社区或居家环境与老人身体功能衰退有关,且可能与老人内在因子相互作用后,导致跌倒。因此,在老人跌倒后,除了审视其居家环境外,应更进一步了解老人与环境之互动方式:例如在浴厕转身移位技巧不佳,在暗处避险不及或因分心而碰撞,或因鞋子与地板模擦力变化,以及环境友善程度不足,或对于环境不熟悉等。


本文出自:

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 alt.text.label.Facebook
bottom of page